2021年中國港口企業排名
《2022-2028年中國沿海港口市場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表明:2021年我國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累計值達997259萬噸,期末產量比上年累計增長5.2%。
指標 | 2021年12月 | 2021年11月 | 2021年10月 | 2021年9月 | 2021年8月 | 2021年7月 |
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當期值(萬噸) | 83382 | 83673 | 84098 | 81899 | 86065 | 81829 |
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累計值(萬噸) | 997259 | 913877 | 830204 | 746106 | 664207 | 578142 |
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 | 3.2 | 2.5 | 0.6 | -1.5 | 3 | -4.2 |
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累計增長(%) | 5.2 | 5.4 | 5.7 | 6.3 | 7.3 | 8 |
截至到4月17日,共有14家港口上市企業公布了2021年年報,按照總資產排序如表1所示,其中不乏A+H雙上市企業。其中,只有上港集團是全國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整體上市的港口股份制企業。
表1:14家港口上市企業的基本情況
雖然都是港口企業從事裝卸業務,但各公司的具體業務情況卻有所差別。
上港集團:作為連續12年集裝箱吞吐量保持全球第一的上海港港口運營商,集裝箱板塊占到上港集團整體收入的41.05%,其次是港口物流板塊(即旗下航運公司+物流公司)占比28.56%,其他部分包括房地產占比19.31%,而散雜貨業務和港口服務占比較低。
寧波港:作為綜合性大港,寧波港的綜合物流業務占比36.42%,貿易銷售業務占比8.26%,集裝箱裝卸業務占比29.45%,鐵礦石裝卸業務和原油裝卸業務分別占比10.29%和2.32%。
青島港:作為北方集裝箱吞吐量排名第一的港口,物流及港口增值業務占到整體收入的44.45%,金屬礦石、煤炭等干散貨和液體散貨分別占比23.18%和21.33%,而集裝箱業務僅占比2.46%。
遼港股份:散雜貨業務收入占整體收入的38.37%,其次是集裝箱業務的30.08%,油品占比14.18%,散糧占比4.36%。
廣州港:作為內貿集裝箱第一大港,廣州港的裝卸業務占整體收入比例過半,貿易和物流業務分別占到31.72%和13.3%。
天津港:天津港的裝卸業務占整體收入的40.51%,銷售業務和港口物流分別占到34.07%和22.16%。
日照港:整體收入以港口裝卸為主,按吞吐量來看,金屬礦石占據第一大貨種,高達58.76%,煤炭及制品和木材分別占到17.96%和9.70%。
秦港股份:依托秦皇島港、黃驊港以及曹妃甸港,煤炭及相關制品占到秦港股份整體收入的73.66%,其次是金屬礦石及制品占比16.48%。
北部灣港:北部灣港收入來源相對單一,集中于港口業務,裝卸堆存收入占到整體收入的90.08%,拖輪、理貨等港口服務不到9%,并未涉及到港口物流、港口貿易等業務。
唐山港:2021年,將集裝箱泊位等相關資產轉讓,公司不再持有集裝箱相關資產,以煤炭、礦石、鋼材等為主的散雜貨裝卸堆存業務占到整體收入的74.40%,商品銷售收入則占比17.84%。
鹽田港:港口貨物裝卸運輸業務占到鹽田港整體收入的57.08%,高速公路收費業務和倉儲業務分別占比35.59%和7.33%。
重慶港:商品貿易業務占到整體收入的65.89%,裝卸及客戶代理業務占比24.41%,綜合物流業務占比9.08%。
廈門港務:由于集裝箱業務并未裝入,港口貿易占據廈門港務整體收入的91.29%,港口物流則占比8.42%。
連云港:裝卸及相關業務占到整體收入的73.75%,航運及其他服務則占比20.80%,金融服務則占比5.45%。
盤點營收利潤
2021年,14家上市港口企業的營業收入排行中,上港集團的營業收入為342.9億元,取得頭籌。廈門港務以235.8億元排名第二,營收增長率卻以50.1%的增速遠超上港集團的31.3%。14家上市港口企業中,僅有唐山港的營收增速為-22.5%,營收較去年有所下滑。
圖1:上市港口企業的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單位:億元)
2021年,14家上市港口企業的凈利潤全部為正數,其中上港集團的凈利潤高達146.8億元,令其他企業望塵莫及。寧波港和青島港分別以43.3億元和39.6億元第二第三。連云港的凈利潤雖然排名靠后,但增速卻高達194.2%。14家上市港口企業中,僅有北部灣港、遼港股份和重慶港的凈利潤增速為負。
圖2:上市港口企業的凈利潤及增長率(單位:億元)
具體來看,上港集團集裝箱吞吐量增加、旗下航運公司錦江航運收入增長以及地產銷售收入增加導致營收和凈利潤雙雙大漲,穩坐第一寶座;
廈門港務積極開拓新客戶,以煤炭、糧食、鋼材等大宗商品港口貿易業務銷售額大幅增長58.18%,港口物流營收也增長12.37%,推動整體營收增長率和凈利潤增長率分別以50.1%和78.6%名列第一第二;
寧波港運輸及物流業務和集裝箱裝卸業務的收入增速高達20%以上,即使貿易銷售業務減少,也沒有影響凈利潤以23.9%的高速增長,名列第二;
青島港的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務因業務量增值和運費上漲導致代理收入增加,液體散貨因碼頭產能擴大,裝卸、管道輸送、倉儲等業務收入增加導致整體收入增速高達21.8%,凈利潤排名第三,達到39.6億元;
連云港因中韓航線輪渡業務量增加帶來9000萬凈利潤,為集團成員提供財務服務創造7600萬凈利潤,推動凈利潤大漲194.2%;
鹽田港在港口后方核心區域擁有監管倉面積約4萬平米,普通倉面積1萬平方米,2021年新增黃石大宗商品商貿中心,倉儲業務收入大漲80.62%,推動營業收入增長率高達28.0%,位列第三。
排名業務指標
2021年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155.45億噸,同比增長6.8%。在11家港口上市企業中,貨物吞吐量排名前三的是寧波港、青島港和上港集團,廈門港務和重慶港的貨物吞吐量增長率分別高達24.0%和19.1%,僅有唐山港貨物吞吐量下降6.2%。
表2:12家港口上市企業的貨物吞吐量情況
具體來看,寧波港混配礦生產量、全程物流業務量均大幅增長,礦石接卸量完成1.46億噸,同比增長2.1%,煤炭、糧食、液化油品以及汽車滾裝的作業量增長均超過10%,以9.45億噸的貨物吞吐量穩居第一;
青島港延伸全程物流增值服務,發力礦石混配和國際中轉等新興業態,干散雜貨吞吐量達到2.1億噸,同比增長3.3%,持續保持進口油接卸大港地位,液體散貨吞吐量達到1.1億噸,同比增長3.7%;
唐山港腹地鋼鐵企業因環保管控等原因,限產增加,進口礦石需求量不足,金屬礦石吞吐量下降4.52%,主要油品貨源海洋原油開采量持續下降,中轉量減少,油品及液體化工吞吐量下降8.57%,拖累整體貨物吞吐量負增長。
2021年,全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83億TEU,同比增長7.0%。在9家港口上市企業中,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三的是上港集團、寧波港和青島港,北部灣港和重慶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增長率分別高達19.0%和18.5%,僅有遼港股份的集裝箱吞吐量下降17.4%。
表3:9家港口上市企業的集裝箱吞吐量情況
具體來看,上港集團2021年水水中轉完成2330.7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8%,海鐵聯運吞吐量完成36.9萬標準箱,同比增長59.7%,ICT模式在長三角內河地區實施新增布點4個內河港口,完成12.3萬標準箱;
寧波港國際中轉箱量完成450萬標箱,同比增長3.4%,外貿本地出口重箱完成966.9萬標箱,同比增長14.2%,內貿箱完成440.1萬標箱,同比增長10%,海鐵聯運首次突破120萬標箱,同比增長19.8%;
青島港2021年集裝箱航線數量和密度穩居中國北方港口第一位,全年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371萬TEU,同比增長7.8%;
北部灣港全年新增航線12條,增加“穿梭巴士”服務,與北方港口集團合作推動散改集,對標寧波舟山港全面降費吸引貨源,拉動集裝箱吞吐量增長率高達19.0%,名列前茅。
細覽投資數據
從凈資產收益率來看,2021年上港集團超越霸榜五年的青島港,以15.81%位居中國沿海上市港口企業第一。得益于航運公司的業績飆漲,上港集團港口物流板塊的毛利率也增加5.22個百分點至29.09%。青島港以11.67%緊接其后,曾經排名第一的青島港集裝箱服務的毛利率高達71.53%,遠超行業一般的30-40%,液體貨物服務的毛利率高達64.12%,遠超行業一般的30%,表現一如既往優秀。前幾項指標對比實力平平的唐山港也出現在榜單前三,物流及其他業務的毛利率為74.15%,港務管理的毛利潤也超過50%。
圖3:上市港口企業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港口是勞動力密集產業,總資產在500億元以上的上港集團、寧波港、秦港股份以及遼港股份的在職員工數量都達到了10000+。單看上港集團,員工人數從2011年的20000+到2021年的13546名,港口產能增加,員工人數下降,主要受益于港口自動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用工模式的轉變。
圖4:上市港口企業的在職員工數量
近年來,港口企業實施職業經理人制度,進行薪酬制度改革,將經營業績和高管報酬掛鉤,希望激發傳統港口企業的經營活力。摘取各港口年報中總裁或者總經理的報酬,發現2021年港口企業高管報酬差距明顯,排名靠前的天津港、廣州港幾乎是重慶港、連云港的3-4倍,經營業績表現亮眼的上港集團、寧波港、唐山港和廈門港務僅在中等水平。
圖5:上市港口企業的高管報酬情況(萬元)
我國港口企業大部分進入了成熟期,都擁有較好的現金流和資產負債率。上港集團、廈門港務和寧波港的現金流不出意外名列前三。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是資本密集型投資,不管是港池、航道、防波堤、堆場等主體設施,還是橋吊、龍門吊、拖車、叉車等設備購置,港口如有新的項目建設需求,都會對現金流產生較大影響。此外,港口航道清淤也會對現金流產生一定下行壓力。相較之下,廣州港由于建設項目投資增加,固定資產貸款增加,北部灣港還處于成長期,建設項目較多,他們的資產負債率均高于一般水平。
表4:港口上市企業現金流和資產負債率情況(單位:億元)
原則上,處于建設成熟期的企業不太會有大額資本開支,現金流遠大于凈利潤,可以高比例分紅。但看每10股派發紅利排名情況,港口企業的分紅率并不高,青島港分紅最高也才每10股派發紅利2.56元,而上港集團和北部灣港分別以1.90元和1.84元緊接其后。
表5:港口上市企業每股收益和派發紅利情況
港口圈認為,港口國企屬性決定了費率受政策影響,港口收費不完全受港口企業控制,在資本市場港口上市企業始終是戴著腳鐐跳舞。當前新冠疫情肆虐,港口正常生產秩序動輒受到影響,防疫成本大幅上升,單一業務模式難以持續,港口企業各有“出招”。上港集團和青島港投資海外港口,上港集團和寧波舟山港分拆旗下航運公司上市,天津港、北部灣港發力智慧港口自動化碼頭建設,遼港股份發展港口物流等等。路在腳下,走向何方,是每一位港口企業經營者都要思考的問題。
2013中關村高成長企業TOP100評委會突出貢獻獎2013-12-16 |
2020年5A級景區品牌100強排行榜單2022-01-04 |
中國十大節能低碳建筑排行榜2013-12-16 |
2015全球十大最安全航空公司排名2015-01-14 |
2020年度農資流通企業綜合競爭力百強排行榜2022-01-02 |
2016全球光伏電站20強排行榜 中國占13席2016-07-06 |
2020年重慶本地企業營業額排名top102021-06-23 |
2021世界家族企業500強排行名單2022-01-10 |
2021全球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榜單2022-01-05 |
2015中國房地產企業盈利性TOP10排名2015-05-24 |